优质教学课件推选——科学发展观.ppt
《优质教学课件推选——科学发展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教学课件推选——科学发展观.ppt(31页珍藏版)》请在点石文库上搜索。
1、第 七 章 科学发展观,2,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3,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4,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5,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
2、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八个方面),2.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十七大概括为“十个结合”。这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还要看到,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
3、重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7,3.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进入新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大国关系深刻变动,国际力量
4、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 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1.“科学发展观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2003年7月,胡锦涛在全面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经验时明确指出:“我们要更好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
5、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意义,明确界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对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2.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 2004年初,胡锦涛结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经验及时阐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
6、识。 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进入2005年,“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任务提上日程。,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7、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这时到党的十七大召开,与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相应,科学发展观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2007年,党的十七大
8、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据、理论内涵作了全面阐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 主要内容,13,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1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
9、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16,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质 教学 课件 推选 科学 发展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