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理学》第二单元小测验.doc
1弗洛伊德属于以下哪个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 · A. 行为主义 · B. 机能主义 · C. 人本主义 · D. 2 )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是起始于十九世纪的:-------- · A. 詹姆士 · B. 威特海默 · C. 冯特 · D. 弗洛伊德 3 心理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 A. 可复制性 · B. 普遍性 · C. 可证伪性 · D. 系统性 4 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 · A. 自然观察法 · B. 实验法 · C. 问卷法 · D. 个案法 5 实验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它的缺点是:-------- · A. 期望效应的干扰 · B. 实验中的被试并不总能代表所要研究总体 · C. 实验情景的人为性 · D. 无关变量的干扰 6ddd人的心理是可以观察和研究的。 7cc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中,应当以区别看待研究中的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 8dd谈话法可采取个别谈话的形式,也可采用开调查会的形式。 9dd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走进心理学》第二单元小测验 本次得分为:18.00/18.00, 1 大脑的哪些部分是负责智力和思考的主要区域? · A. 前额叶 · B. 枕叶 · C. 顶叶皮层 · D. 下丘脑 2 神经系统由哪两部分构成? · A. 神经递质 · B. 神经细胞 · C. 神经胶质 · D. 脑神经 3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脑的部分的是? · A. 中脑 · B. 下丘脑 · C. 前脑 · D. 后脑 4ccc 后脑是负责发生、负责试听反射和运动姿势的主要部分。 5ccc延脑是负责调节我们呼吸节律的主要部分。 6 胞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 A. 细胞膜 · B. 细胞核 · C. 神经递质 · D. 细胞质 7 ) 探讨人脑两半球言语功能的试验是? · A. 米尔格拉姆试验 · B. 霍桑试验 · C. 罗森塔尔试验 · D. 韦达试验 8 ) 事件相关电位的英文缩写是? · A. EEG · B. ERP · C. MRI · D. ERG 9 ) 脑垂体释放的脑垂体激素的主要机能是? · A. 身体、骨骼的生长 · B. 对血压和水分的调节 · C. 维持正常血糖平衡 · D. 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 10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 A. 脑 · B. 脊髓 · C. 脑神经 · D. 脊神经 《走进心理学》第三单元测验 返回 本次得分为:16.00/16.00, 1 ) 社会促进现象是指,因( )在场而提高活动效果的现象 · A. 家人 · B. 朋友 · C. 陌生人 · D. 包含前三个选项的所有他人 2 ) 社会懈怠的产生与( )有关 · A. 责任分散 · B. 责任集中 · C. 以上所有 · D. 责任指向 3 人的心理与行为必须具备两个基础( ) · A. 环境基础 · B. 文化基础 · C. 社会基础 · D. 生物基础 4 以下哪些因素对服从起着重要作用:( ) · A. 把责任归于权威 · B. 任务被常规化 · C. 相信权威宣称的主张和动机 · D. 步步为营,落入陷阱 5 自然环境包含很多因素,其中有( ) · A. 自然灾害 · B. 空气质量 · C. 拥挤 · D. 噪声 6 灾难压力障碍的表现有( ) · A. 对周围事物麻木不仁,对早先的活动缺乏兴趣,孤独,退隐,意志消沉 · B. 无 · C. 在记忆中与睡梦里反复出现受灾时的场面 · D. 焦虑,可能出现寝食难安、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过度的警觉 7ddd 环境制约着行为,行为也会导致环境的改变。 8cc 文化包含两种类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9dd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融入群体情境的现象。人群中的个人被激发起来并处于匿名状态时,往往会产生去个性化现象。 10ccc 舆论不是一种社会压力。 《走进心理学》第四单元测试 返回 本次得分为:20.00/22.00, 1dd 人的毕生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死亡整个一生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 · A. · B. 2cc 毕生发展的过程都是差不多的,因此,个体的发展不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 A. · B. 3dd纵向研究优点是能获得发展关键转折点的重要信息,适用于个案的深度研究。 4cc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是青年期。 5dd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是指学习者个体在能力更高的同伴、成人或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行为区域。. 6cc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律道德。 7dd成年期一般指个体从18、25岁起到60岁的时期。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 8dd图式是认知或心理结构,图式的变化导致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图式变化的原因在于同化和顺应。 9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包含-----滞后的交互作用 10( )是生命在母体内的发展阶段,是个体发育的初始阶段。 · A. 胚种期 · B. 胚芽期 · C. 胚胎期 · D. 胎儿期 11 ) 大脑单侧化现象在( )明显形成 · A. 婴儿期 · B. 幼儿期 · C. 儿童期 · D. 青年期 12 )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观分为: · A. 前习俗水平 · B. 习俗水平 · C. 后习俗水平 · D. 以上全部 13 毕生发展中包含的发展任务有: · A. 生物性发展 · B. 社会期望 · C. 个人活动中面临的问题 · D. 个人活动中面临的挑战 14 Ainsworth将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 · A. 安全型 · B. 回避型 · C. 抗拒型 · D. 混乱型 15 青年期是人的思维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时期,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 A. 理论思维逐渐成熟 · B. 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 C. 思维具有鲜明的批判性 · D. 思维具有独创性